Wednesday 16 December 2009

德州扑克和股票

最近很流行德州扑克,Texas Holdem Poker。texas holdem

当中一些概念和股票非常接近。
有些朋友可能会怀疑,一个是赌博,一个投资,怎么会相似呢?

其实德州扑克,你可以用赌博,赌运气的方式去赌,也可以按部就班的靠高确定性的方式去赌。
买股票也一样。你可以靠运气,靠感觉的方式去买股票。你也可以靠高确定性的方式去买股票。

在德州扑克中,你可以靠很多不同的方式,甚至利用软件来算下一张牌会出什么,出你要的牌的机率有多少等等。同样的,在股市中,你也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去算一家公司的成长。

在德州扑克,你可以为还没有出现的牌而Raise。在股市,你可以为还没有出现的业绩甚至股息给溢价。

在德州扑克,你也可以为你的底牌定价,就是如果对手要跟下去看你的底牌,那么他必须付出多少?当然,随着桌面的牌慢慢的揭开,你手上的底牌的价格就会受影响而波动。同样的,你也可以为一家公司的资产的价格做个评估。可能市场正在以一些比你所评估的价格低的价格在交易,这样你购买的时候就会有相对的折扣了。可是同样的,这些资产也会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发生而产生变化。

在德州扑克中,当桌上的牌都开了。这个时候,就是最后定价的时候。如果你手上的牌是必胜的,你必须评估你的对手愿意再付出多少?如果你开价太大,对手可能就不去了。开价太低,那么会不会太便宜了对手?这里的定价就是一种艺术了。同样的,在股市中已经揭晓的业绩中,市场参与者愿意给予这家公司多高的PE?

当然,最现实的,在德州扑克是按照目前已经开了的牌中,判断对手会不会大过你。如果你可以排除一切对手大过你的可能性,在这种高确定性的情况下,All In。那么靠运气的部分就少了。同样的,我们买股票也可以着重于已经看到的业绩,公司正在做着的东西等等去切入。

除了这些相似之处,在玩扑克的时候,如何管理自己的资金。最大应该去多少。什么时候可以去完等等。股市也一样。

所以,小弟的愚见是,如果你能够玩得一手好扑克(长期长玩长胜),用同样的概念也能够在股市长期取胜。当然当中所牵涉的知识是不一样的。而且股市的变化比扑克更加多。

Sunday 13 December 2009

玩游戏,就要清楚游戏规则

玩一个游戏,就要清楚游戏的规则。

game 相信打Dota的人不少吧?Dota从以前到现在,Hero的技能变动了不少。每一个版本都会有不同的变动。当技能有变动后,以往的一些必胜招式可能就行不通了。

至于不懂dota的人,我们说说锄大D吧?有些人玩锄大D,最后一张牌是不能出D的,有些人比较同花是看最大的牌,有些人则是看花。这些都是细节上的一些规则变动。可是随着这些变动,我们以往的一些策略就行不通了。需要随着细节的变动做出调整。

在股市其实也是一样的。游戏规则每一天都会有改变的可能。不过我们不一定要天天kap着市场,只是我们需要留意游戏规则的动向。

举个例子,以前的公司面临倒闭或者停牌你可以买来博,因为也有集团会买这种公司后门上市。JTINTER和TANJONG都是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可是现在上市条例变简单容易了,这种机会就不再有了。

这就是其中一种游戏规则的改变。我们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了解目前和即将发生的改变,然后判断过去的策略还能不能凑效。随着这些游戏规则而对自己的策略做出调整。

明年开始,马来西亚会实行FRS139。如果你有投资的话,你已经明白它是做什么的吗?对你的投资又会有如何的影响呢?它会不会制造了一些买入的机会呢?目前的股价有没有反映出实行FRS139后的情形呢?

这些就是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功课了。

Friday 11 December 2009

云顶的自家买卖

genting

马来西亚云顶(GENM)向母公司云顶集团(GENTING)购买云顶大厦。这个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件事的事件背后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首先,云顶集团和马来西亚云顶的董事很多都是重叠的。而且就连独立董事也重叠(这还叫独立董事吗?)。

而马来西亚云顶是众所周知的坐有丰富现金的公司。曾经很多人猜测这些现金可以用特别股息的方式派出来,也有人希望公司领导人好好的运用这笔钱等等。而这下子,我们终于看到这笔钱开始被动用了。而动用的方式,就是由双方共同请一个估价公司来评估云顶大厦的价格,然后就成交了!

只请一个估价公司,固然剩下不少费用。可是我们深一层的想,如果马来西亚云顶从这个交易得到好处的话,那么肯定就是母公司吃亏。或者是相反的。

如果公开拍卖可以卖得更高价钱,那么母公司就吃亏了。

如果公开拍卖可以卖的价钱更低,那么就马来西亚云顶吃亏了。

除非公开拍卖时,全部竞标者都用和马来西亚云顶一样的价格竞标吧?那么就会有不亏不赚的结果。

而对马来西亚云顶所持有的现金虎视眈眈的投资者更要注意的是,原来母公司也对这笔现金虎视眈眈。
而这个自家买卖,就是第一步了。

Friday 20 November 2009

对手套业优势的误解

rubber gloves tri color 原来我们马来西亚的手套业的优势并非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橡胶。根据The Edge的这篇报导,大部分的天然胶都是由泰国进口的。而贺特佳所使用的Nitrile Latex则从台湾和新加坡进口的。虽然地理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如果直接把生产线设置在这些源头的国家,会更省运输费啊。而且,以人力资源来说,泰国,印尼和中国都比马来西亚有优势。

这样看来,泰国才应该是最具天时地利人和的地方了。

为何马来西亚还能保持优势呢?

原来马来西亚的手套制造业在科技上的造诣是我们认第二,没人认第一的。从十多二十年前,以MNC来我国投资开始。我们的人才接受一定的训练。随后,MNC以成本关系撤出马来西亚,留下本地手套公司而已。对于本地的人力资源较为昂贵,本地的手套业者投入了不少研发。最终研发出能把大部分制造程序自动化的机械。从每条生产线需要大约1000工人,变成今天的每条生产线只需450人。而且贺特佳的效率更高,只需要250人。

尽管天然胶的价格从10年前的RM1.80/kg升至今天的RM4.30/kg,可是手套业者的profit margin却依然能够保持在10%或更多。效率最高的贺特佳甚至有20%的profit margin

所以,我们的手套业并非其他国家的业者能够媲美的。

更多有关手套业的报导,请参考:
http://www.theedgemalaysia.com/features/148002-cover-story-glove-makers-come-of-age.html

并且使用它的Next 和Previous Story

Tuesday 27 October 2009

蚂蚁钟情股息股

为何小弟钟情于股息股?
从第一天买股,小弟就选了万能,多多当时比较容易明白又有派息的股
到了今天,还是选了一些行业比较容易明白又有稳定派息策略的公司——大众,伦平
为什么呢?

在cari看到有人这么问:
派息后股价自动调整,还要亏那个Tax。这样不是很不划算吗?
我们先想想,如果我们买的股票只有价格上的变动而完全没有派息。
那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
就是你只有等到卖掉的时候才能够套利。
那么你什么时候能够“再投资”或者“复利”呢?
如果没有股息,一个RM1的股票在第一年涨了20%后,也就是RM1.20
要在第二年有20%的复利,那就要再涨RM0.24而不是RM0.20了。

images然而,股息的好处,就是在不必卖掉股票的情况下,局部套利。
而股息又可以用来再投资,继续复利
一个RM1的股票,派了RM0.10的股息后,调整到RM0.90
过后回升到RM1.00的时候,已经升了11%
要涨20%,只需要涨到RM1.08就够了。
如果你的股息拿来买回这个股票,那么随着涨幅,你的盈利也在利滚利了

Saturday 24 October 2009

你Cut了没有?——轮到Credit Card

这次的财政预算案几乎都很出乎预料。首先是好消息的个人税务降低1%。然后个人消费的免税数额增加至RM9000以及增加多RM1000的个人保险免税(总额RM7000)。

随之而来的坏消息,是建议银行每一张信用卡收取RM50的服务费。在治安越来越差,在世界走向E Money的时代,这项措施几乎是建议银行走倒车的。有个朋友为了享受不同的优惠,拥有多达8张信用卡。可是他从来不欠卡债。还很会理财。他的每一张卡本来是终身免费,而且可以带来额外的利益。现在变成要倒贴RM400的话,他肯定要Cut了。

就连我本来只有三张,都要看情形,如果银行执行RM50收费的话,那我也要Cut了。

你呢?你需要Cut吗?scisor

Sunday 11 October 2009

蚂蚁对伦平保险的一点看法

其实有些朋友对伦平扩展,开新分行而感到乐观。小弟却不是这么看的。他开的分行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需要开多分行,那是不是代表伦平并没有好好利用互联网呢?看看MYEG吧,虽然这家公司我不会说值得投资,不过它已经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平台。会不会进一步对伦平的火险造成威胁,现在虽然言之过早,可是如果伦平看不到这个商机/危机的话,会不会重演类似传统百科全书被CD,DVD,甚至Wikipedia取代的事情?
Maybank目前还拥有这么多客户,就是虽然他的counter service sucks big time,可是它的Maybank2u却遥遥领先,为Maybank建立了一个无形的护城河。

根据小弟之前所贴的资料显示,5年来火险在马来西亚的总premium改变是:5.3%,1.9%,2.5%,2.5%,7.2%(04-08)
在07-08年有个大幅度的上升。
如果我们拉平这些数据,取其平均值是3.88%
也就是说04-08全马的火险在过去的5年平均每年只是成长3.88%

再看看伦平04-08的Gross Premium的Growth:
2.4%,15.5%,11.8%,16.5%,16.2%
取其平均值是12.5%

伦平在火险06-08的市场占有率:
6.3%,7.4%,8.6%

这样看来,伦平的这几年的Gross Premium和马来西亚火险的Premium的成长并不一致。
如果伦平这几年的火险所带来的Premium的比重的变化不大,那么就比较简单,就是说伦平有能力在平均每年增长3.88%的总premium中,抢到比其他业者更大的部分。
个人的看法,要投资伦平,而不是投机伦平的话,我们得搞清楚,伦平抢得到更大部分的原因。因为一旦这个优势出现问题,就是伦平的增长出现问题了。如果这个优势,就是伦平跟大众挂钩的话。那么大众的业绩的增长放缓,也代表着伦平的业绩放缓了。

另外按照火险的低成长,伦平即使再有竞争力,迟早也会面对行业的增长问题。比如说如果行业现在第一年的Gross Premium是RM100,第二年增长变成RM104,以伦平的占有率来看,第一年将分得RM9,第二年如果它增长有15%-20%那就是从市场增长的RM4中抢得大约RM1.35-1.8左右。也就是说行业增长4%中的30%-45%都被伦平抢去了。基于普险的性质,小弟认为抢掉其他公司现有客户的情形会属于比较低的贡献。

之前有人说伦平吃不完大众分给它的蛋糕,这个说法我觉得还有待考证。

对金融业有兴趣的朋友应该好好利用中央银行提供的资料。这些资料让散户很容易很清楚的看到好像保险业的市场份额分布。让我们更容易的评估一家公司的竞争力的结果。

Thursday 8 October 2009

第一个开番的经验

double cheese 从2007年开始,在投资这条路走了两年,今天小弟手上终于有一支股在收市时开了一番。当然,这只是纸上盈利。而且也只是portfolio的一小部分而已。总资金整体上离开番还有很长的路。

Tuesday 6 October 2009

买基金的风险真的比买股票的风险低吗?

从第一天接触到投资这个领域到今天为止,小弟还是不断的看到各方在说买基金的风险比买股票的风险低。真的吗?小弟并不这么认为的。

购买股票,我们可以专研一家公司,并且在确认这家公司的股票可以为我们带来一定的盈利后才执行。当中有了一定的确定性。

可是购买基金,我们是无法专研基金所持有的所有股票。甚至连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也毫无头绪。购买基金唯一有确定性可寻的,就是基金所投资的范围。比如说如果我们确定了某个国家的经济会蓬勃的发展,那么就购买投资该国的基金。可惜这样的事情,连经济学家都说不准,我们又怎么能够准确的看出来呢?

Friday 18 September 2009

蚂蚁对联昌(CIMB)的看法

这里分享一下为何要买CIMB的角度
首先,大家常常把它当consumer银行来看待,这个角度不是不好,
不过如果以这个角度去看,小弟就不必讨论任何东西了。
毕竟要谈consumer银行,我还是会建议看回PBBANK就好了。

要继续讨论CIMB,就要先看看历史。
2003年,CIMB首次上市,上市后一共才开了3番多就被踢下去了
干嘛踢下去呢?就是为了跟BCB和SBB合拼而重生为BCHB了
在隔壁楼qqtanlin说得很好,就是合拼前,其实CIMB是为业界所赞叹的一家好公司。
合拼后为何评价变得差多了呢?因为过后大家就一直拿consumer banking这个部分跟PBBANK比较。
接下来就是陈总的问题,investment bank跟consumer bank真的可以分开看吗?
其实没有分开看,不过要分先后。
为何上面要讲历史?就是因为CIMB本来是Investment Bank(而且是龙头)
过后才收购BCB和SBB加入consumer bank行列的。你可以说这是它的副业。
所以一直拿副业来跟副业里头的龙头比,有什么用呢?
而且其实只需要副业能挤入三甲,那就已经达到它原本需要做的目的,就是在Investment Bank的下雨天为它遮雨。
如果我们翻看2007的数据,
当时Consumer Banking (MY) 的贡献是-1%,
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ing 43%,
Treasury & Investment 41%,
CIMB Niaga (IN) 13%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2007年讲它consumer bank有什么意义呢?)

过后在2008年,
Investment Banking 下跌一半变成29%,
Treasury & Investments 34%,
CIMB Niaga 13%,
然后Investment Banking不见的那部分,就由Consumer banking顶替,23%。
这里我虽然只是写出%,不过07和08这两个财政年中,PBT的差异不大,所以不是问题。

这样讲,我们就看到了consumer banking在CIMB Group里头所扮演的角色了。就是提供一个稳定的收入以帮助在低周期的investment banking。是一种synergy的作用。另外上面也看到了,就是原本它的consumer bank部分还是亏钱的,是几经努力去turnaround过后才有盈利贡献的。

另外,如果我们马来西亚这里亏损的银行它有本事turnaround,那么bank niaga跟bank lippo这两家不是那么惨的公司合拼起来就更加如虎添翼了。而且为何选bank niaga跟bank lippo呢?除了印尼那边希望外资要single presence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就和BCB +SBB一样,一个土著银行一个华裔银行的合拼,接下来就拥有这两大族群的现有客户了。

再买下来泰国的BankThai后,就完成了它的计划,在SEA (South East Asia)成为最大的Group了。
这是它走向One stop的开始了。(当然,你也可以讲,Maybank够是最大咯,买得过咩?相比之下,Commerz在SEA其实更大,而管理层又比Maybank好。PBBANK呢?在马奶下是比CIMB大,不过算全SEA呢?就好象陈总叫我拿Wilmar跟IOI比较,因为它的地比较多。同样道理,CIMB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是否比马奶下其他银行都多呢?)

CIMB的Investment banking方面的一些资料
在马来西亚,M&A Advisory是Rank 1,占market share 35.4%
IPO则是Rank 3,6.5%
Stock broking也是排第一,占market share11.4%
Primary Bonds,Rank 1,26.5%
Sukuk Issuance,Rank 1,37.1%

至于在区域方面呢?
在新加坡,M&A Advisory也是第一,8.9%
stock broking第八,6.4%
在印尼的排名就后很多,大致上是5-6%market share
在香港, M&A Advisory占第3, 3.6%market share

至于全球的sukuk market share,它占了19%
domestic 的sukuk market share则占了37.1%

以上资料都可以在年报找到
掰掰~~

Monday 14 September 2009

我们都在以假设做交易(一)

那天和论坛的朋友聚会时,分享了一个这样的话题:我们都在以假设做交易。

最基本的,就是我们买入的时候,作了一个假设,就是股票会起。应该没有人会假设一个股票会跌而买入吧?

不管我们有没有察觉到,我们的交易中,总是存在着假设。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知道我们是以假设为交易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的为我们的投资做规划了。

images在搞清楚我们到底假设了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拟订什么情况之下我们的假设成立,什么情况之下我们的假设不成立。过后的规划就是,假设成立或者不成立后应该怎么操作,是继续持有还是套利离场?这就视个人的交易策略和计划了。

在我们搞清楚我们的假设后,我们就可以更容易、清楚的去找寻一些资料来印证我们的假设。并且搞清楚我们所作的假设中,到底有多少事情是我们确定的,有多少事情是我们不确定的。

有了这样的一个概念,我们就不会在突发的事件发生时手忙脚乱。而只需要简单的问自己,这件事有影响到我当初的假设吗?假设是成立还是不成立?然后就执行操作。

有了一个这样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减少贪婪和恐惧的控制。也可以防止、避免自己爱上一家公司而忽略了一家公司不好的一面。可以更加中肯的去做判断。

假设,不但只是交易的基础,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心态上避免犯下一些常见的错误。

入围最佳商业应用部落格~!

很幸运的,这次入围了大马中文部落格祭的最佳商业应用部落格~!

Blogaward09-trade[1]

Friday 4 September 2009

读南洋商报的疑惑——大众进军泰国了吗?

媒体的招式之一:炒冷饭?拿回上一季的旧资料来报导,为什么呢?

多数银行盈利表现超预期
2009/09/03 5:50:01 PM
●南洋商报


上述新闻中有这么一段:

同样的,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在泰国的业务,在营业额按季提高4%之际,其税前盈利按季也取得10%的增长。


谁可以告诉小弟大众何时进军泰国的?先谢过了~~~

跑马隐喻投资

TN_香港跑马场2 小弟不大会跑马有关的事情,以下以跑马来隐喻,如有出错,请各位多多指点,不要见笑。

 


很多人觉得价值投资就是以比内在价值更低的价格买入一匹好马。可是却往往忽略了骑师的重要性,还有跑道的重要性。不同的马匹在不同的跑道会跑出不同的成绩。至于天气呢?对于一些马匹,天气很重要。有些马匹却对气候没什么敏感。
这里所隐喻的,就是
马匹:公司
骑师:管理层
跑道:行业
天气:宏观趋势(经济周期)

你会认为只掌握以上其中一个因素就能确保盈利吗?

欢迎大家在comments里提出你们的意见。

Thursday 20 August 2009

交易衍生产品和直接交易的根本分别

我们都知道衍生产品是一种杠杆工具。可是交易、买卖衍生产品和直接交易的根本分别不是在于杠杆。而是在于衍生产品不直接影响供求关系。比如说一个股票的衍生产品,窝轮。无论你买卖多少,都不会影响母股的价格。而且也不会减少或增加母股的流通量。同样的,期货这些衍生产品也是不会直接影响它底下的产品,比如说期指不会影响综合指数的趋向。毕竟综合指数的走势目前是由30只成份股所决定的。对于资金庞大的投资者,其实衍生产品就提供了一个好处,就是能悄悄进场或退场而不会对价格引起重大的影响。

其实信托基金也未尝不是这样的。当一家有能力发信托基金的投资银行想要卖掉手上的庞大数量股票的时候,其实最不影响市场价格的方法就是打包成信托基金出售了。当然,这样它也要承担销售的另一些费用。不过如果数目庞大,在市场难以在不重大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脱手,那么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这样的角度去看,其实信托基金是属于零杠杆的衍生工具罢了。

当然也有些party是希望他们能够影响价格,并且靠影响价格来牟利。这些我们通常称为庄家集团的,反而不热衷于衍生产品。当然这不代表他们不会大量的买卖衍生产品。而是要得到母股的掌控权后,衍生产品才有意思。不然的话,反而会被刷掉。

Tuesday 11 August 2009

探讨买卖策略之先卖一半

我们在这里不谈对错,而是讨论策略的优点和缺点
毕竟交易的对错,都是马后炮,在当下是不可能知道对错的。

5050 首先我们谈谈,涨了多少多少%后就卖一半的策略
两年前,我很推荐这个策略。认为这个策略很好。
不过在实施后,发现它的缺点大于优点。(不过还是属于马后炮的检讨)
怎么说呢?

先说卖了后,继续涨。
买了过后若股票继续涨的话,就如同拔了自己的利牙,失去了原本的优势。
比起涨到多少多少后卖一半,trailing stop的方式几乎更加能let the profit run。
(trailling stop就是等它涨了,过后又回跌一定%或价位的时候止赢。会一直随着股价调上。)
当然,好处是如果在开了一番后,卖一半,剩下的就不必看了吧?

卖了后,开始跌。
卖了后开始跌,等于把剩下的盈利都吐回给市场。
如果单单是为了要跌了后买入更多unit,那么不卖的那一半也压死了。结果买少很多?

卖一半这招,通常都是我们信心不足,心大心小的时候执行的。
目前当小弟想到要卖一半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是不是开始不肯定了?看不清楚了?是否要全军撤退,看清形势再战呢?

你对卖一半这种做法,又怎么看呢?

Friday 31 July 2009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哪一个好?

市场上有两种书
一种书跟你讲定期定额好
一种书跟你讲一次过投资好
而且各自举出历史证据
也各自证明了比对方好
怎么会这样呢?

除此以外,也有拿不同资产比较
比如说股票跟产业,股票跟债券,产业跟债券,黄金跟债券之类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小弟可以保证他们是不会用假数据的
不过呢,这些书籍大家都可以丢了
因为他们其实只是以偏概全而已

只要用不同的起始点,就会让两个不同的资产呈现不同的结果
有chartnexus的用户不妨试试看用他的performance chart来看看
任何一个股都会有跑赢大市的时候,也有跑输大市的时候,只需要按照不同的起始点就可以了

以下是例子:(红线是代表PBBANK的%,蓝线是代表KLCI的%)

 

pbbank vs klci pbbank vs klci2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只需要把起始点调整一下,大众银行的成绩可以一直都跑赢大市,也可以一直都跑输大市。

那么结论是什么呢?

就是要配合自己的策略去做,而不是盲目的遵从定期定额或者一次过投资。也不需要排斥投资在指数基金,也不需要坚持只投资股票。

正面想法 VS 负面想法

大家有facebook吗?
对facebook的看法怎样?
如果我说我现在开始在开发一个类似facebook的网站,大家都反应一定是大概如下:
头啖汤已经给人喝了
不够它斗的
不要发白日梦
不会赢facebook的
要早做出来的人才有用,现在太迟了

如果还有其他负面想法,请大家想到后再补充也不迟
不过呢,在你继续往负面去想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够喊
“停”

我只是说类似facebook而已,又不是要做和facebook一模一样
而且又不是跟它比,只是用类似的概念,就是人与人的链接啊
另外,facebook也不是什么新鲜萝卜来的,在它之前很多类似的网站啊
只是没他的影响那么深远而已
我们回头看看,微软的Windows,其实也不是抄袭人家做GUI的OS而已吗?
Google不是第一个网络广告商和搜寻引擎
这些成功的,都不一定是第一个的
所以做别人做了的,不一定没问题
不过如果直接照facebook抄当然有点笨
毕竟最大的market已经被吸取了
可是,难道不能把这个概念运用在其他方面吗?
我们生活中,是否有人和人链接,可是facebook又没有做的呢?
另外,我们未必要好像facebook那样general的
我们可以锁定一定的客户群,也就是开拓另一种市场

几年前坐马航到日本的时候,就佩服NINTENDO
因为他们有本事把那时候已经过期、过气的SNES(超级任天堂、Super Nintendo)这个主机sell到给MAS装在飞机内给顾客玩。(对电玩不熟悉的话,想像一下那个时期其实已经是PS雄霸天下了)

把梳子卖给和尚,要怎么卖?
这个就是考验我们的思考能力了

与大家共勉之

Tuesday 28 July 2009

新闻报导不求全面的结果

以下是今天的新闻片段:

2010年股息預測每股30仙

儘管有新的貸款,成功多多在2010財政年仍然可以保持去年的77%凈派息率,2010財政年的每股股息預測為30仙,比2009財政年的29仙來得高,相等於7%回酬率。

大馬研究透露,成功多多將以股息方式回退其現金給股東,這意味著其股票回購活動可能挪後。成功多多至去年已停止回購股票,自派發14配1的庫存股票後,成功多多還剩500萬的庫存股。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置地(BJLAND,4219,主板貿服組)通過公開市場購回成功多多高達2億5000萬令吉的股票,在2008年4月宣佈,自此至去年杪,成功置地已收購成功多多共740萬股,值3300萬令吉。

大馬研究對成功多多保持“買進”評估,合理價為5令吉18仙。此股今日(週一,7月27日)以4令吉38仙平盤收市。

上面的新闻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是偏偏因为不够全面,所以埋伏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成功置地这几个月来的确买了不少成功多多的股份,上面提出的总数我姑且不去确认。问题是,成功置地早已经在成功多多7月10日的公告中把成功置地持有的成功多多股份,以RM4.75卖出了40,000,000股。这是4千万股啊,相比之下,它之前买入的740万股,又算得了什么?

Friday 24 July 2009

继续质疑马来西亚报章的专业性

image

对于股票交易者而言,这个消息的错误可能会误导交易者并使交易者犯下亏钱的错误。

因为误以为低于1.00的每个价位改成1sen的话,那么低价股的波动会变的很大。

事实上低于1.00的报价是没有更改,还是0.5sen

希望该报章迅速更正。

正确的讯息来源:

http://www.klse.com.my/website/bm/media_centre/media_releases.html?/bm/media_centre/media_releases/years/2009/20090723_195411734.html

我的评论:

http://antsmovemyhouse.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24.html

马股喊价改革

以下是马股喊价改革的细节

证券价格 目前喊价变动    改革后喊价变动
RM1.00以下 0.5 sen(1/2 sen) 0.5 sen (1/2 sen)
RM1.00 - RM2.99 1 sen 1 sen
RM3.00 - RM4.99 2 sen 1 sen
RM5.00 - RM9.99 5 sen 1 sen
RM10.00 - RM24.99 10 sen 2 sen
RM25.00 - RM99.98 25 sen 2 sen
RM100.00以上 50 sen 10 sen

对于持有派息股的股东们,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大家在派息后调整就不会被逼吃死猫了。这是因为以往派息后,都会以目前喊价变动来个近似值。如果一个RM5的股派6sen,那么价格将会调整10sen。改革后,就不会面对这类型的问题了。

另外,目前的系统就是给予持票者的拐杖,给予了持票者优势。
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个优势拿掉,公平的对待购买者而已。
在现有机制下,一个价位可能就已经有100%,而以RM1,RM5,RM10来看,一个价位也有1%
从买家角度来看,就是每升一个价位就要多付1%了。

当然在技术上,一个价位分散成5个、10个将会把技术点模糊化。
举个例子,以前从RM5.50,上下一个价位是RM5.45,RM5.55
所以当5.50是个技术点的时候,无论是阻力或者支持,我们都会比较清楚的看到成交量集中在5.50
或者说碰到这个价位就跌或升。
当游戏规则改变后,这个价位上下忽然多了8个点,那么无论是阻力或支持,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因为在5.50的成交量会分散到5.46,5.47,5.48,5.49,5.50,5.51,5.52,5.53,5.54

另外,喜欢跟庄的朋友也要格外小心这个新机制。毕竟庄家可以来回在5.45-5.50之间,拼命的左右手交换。
以前只是一个价位而已,现在有了5个价位的话,散户会不会以为要来了,而变成汉堡包中间那块肉呢?

最后,国外都是跑这个机制的,总的来说,这样对买卖双方比较公平。只是价位分散后,靠技术的交易者就比较考功夫了。

Monday 20 July 2009

大众银行财报出炉了

来看看大众的成绩单
Summary of Key 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the financial period ended 30/06/2009

    INDIVIDUAL QUARTER   CUMULATIVE QUARTER  
    CURRENT YEAR QUARTER PRECEDING YEAR CORRESPONDING QUARTER CURRENT YEAR TO DATE PRECEDING YEAR CORRESPONDING PERIOD
   

30/06/2009

30/06/2008 30/06/2009 30/06/2008
    RM'000 RM'000 RM'000 RM'000
1
Revenue

2,350,620

2,515,579

4,782,081

5,151,591

2 Profit/(Loss) before tax

819,782

791,566

1,564,710

1,762,198

3
Profit/(Loss) for the period

619,939

607,024

1,215,752

1,338,526

4 Profit/(Loss) attributable to ordinary equity holders of the parent

610,741

593,535

1,200,026

1,310,922

5

Basic earnings/(loss) per share (sen)

17.70

17.69

35.14

39.08

6 Proposed/Declared dividend  per share (sen)

30.0

30.0

30.0

30.0

           
    AS AT END OF CURRENT QUARTER   AS AT PRECEDING FINANCIAL YEAR END  
7 Net assets per share attributable to ordinary equity holders of the parent (RM)

2.9912

 

2.8420

 
           

Remarks :- An interim dividend of 30% less 25% tax (2008:30% less 26% tax) has been declared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n respect of the financial year ending 31 December 2009. The interim dividend will be paid on 13 August 2009 to Depositors whose names appear in the Record of Depositors as at the close of business on 5 August 2009.

在全球经济萧条的这半年,大众还能够维持之前的成绩,可以说是辛苦你们了,大众上上下下的各位员工。没有你们的尽心尽力,大众又如何能够维持这样的成绩呢?

以目前的股息来说,即使扣除了税务,还是有22.5sen左右。

Saturday 18 July 2009

悲哀的马来西亚

老实说,以前总是看马来西亚不顺眼。随便数它的缺点都数不完。可是在前一两年,才刚学会以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国家和它的政府。而变得可以容纳,包容它了。可是偏偏最近的政治越来越不像话。在反贪局堕楼身亡的事件,无论如何反贪局一定要负上责任。很简单,一个人如果在你家要跳下去,除非没人在,否则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人类,你是否也会自责呢?

更何况在一个国家机构,岂是一介贫民要跳楼就跳楼的地方呢?

如果反贪局不以为然,那我建议与其搞什么医疗旅游、学业旅游等等计划来吸引游客,那倒不如直接在政府的建筑内搞个自杀旅游。让游客可以选择要在哪一个政府建筑物跳楼算了。

Friday 17 July 2009

股市走势之Gap Up

市场今天的反应虽然不错,可是整体还要看明天的走势才能下定论
没办法,谁叫它今天要开高整二十点左右?这样来跳,当然会带来强大的卖压。
简单来说,明明在更低位可以吸纳的卖压变成要高位吸纳。所以跳高开太多永远是个上升的大忌。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技术上有补gap的说法。只是如果gap不大的话有时不会补的。
另外由基本面造成的gap up或gap down也是很大可能不会回补(可参考Tranmile的gap down)
不过今天市场的反应不错的地方,就是在场中下跌时已经补了跳高开的gap。

写着写着,发现chartnexus的图大有问题。我的maybank交易户口中显示今天开市是1119.43
而chartnexus则是1097.24.
这令chartnexus的图看起来比较好看,因为是稍微有上影线,实际上应该是要出现一个doji,星型吧?

2009Jul-FBM-KLCI-640x476 17July2009

Wednesday 15 July 2009

PBBANK(1295)技术分析

2009Jul-PBBANK-640x476

大众银行昨天突破了RM9.50这个重要的分水岭后,果然节节上升。如果没有重大的基本面改变,在技术上它会回调的支撑应该就会落在RM9.50左右了。就让我们等待这个星期即将出炉的财报再做定夺吧?

指改效应开始发酵

2009Jul-FBM-KLCI-640x219 今天的新综合指数一度突破1100点,市场的热潮看来又开始了。除了综合指数下跌到巩固了一段时间以外,国际油价也在60美元找到支持,并开始向上挑战了。

这两天来,为综指突破1100点贡献最大的,应该是金融股吧?联昌和大众银行已经接近十元大关了。大众银行更一度在这个价位成交。

技术面来看,虽然今天综指有一条上影线,可是影响应该不大,毕竟收市的点数还是创了新高。而且,比起上次的最高点,这次的涨幅几乎意犹未尽。上次一碰到新高就被卖压退得以黑蜡烛收场。这次只有比较浅短的上影线。只是成交量几乎还很不高。

买的太迟,卖的太迟?

上升趋势要买得快,买得早
下跌趋势要卖得快,卖得早
这样就会形成低买高卖

如果上升趋势买得慢,买得迟
下跌趋势又卖得慢,卖得迟
那就会形成高买低卖

如果买卖之前,不好好计划,到事情发生后,还要上论坛,去部落,打电话,送email问人怎么办的话,那是否很容易跌入第二类,什么都做的太迟呢?

Tuesday 14 July 2009

如何分辨金字塔计划和直销

其实要分辨是很容易的,你只需要注意到底主要的收入是来自销售产品和服务顾客,还是招收新会员。另外就是入会费用是否很高。

目前经济不景气,金字塔骗局却越来越流行。都打着不同的旗号,请大家明眼察秋分。

Monday 6 July 2009

节省和享受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节省和享受是不能够共存的。其实如果单单是考虑到节省和享受这两样对立的东西,直觉当然是不能共存的。可是如果我们把享受切开,那么这个方程式就会变得比较不一样了。

怎么切开呢?就是把享受分成享受的次数和享受的品质。这样切开后,节省不代表不享受,只是把次数品质上作个控制而已。

次数的享受又要节省的时候,就把品质降低
品质的享受又要节省的时候,就把次数降低
次数的享受又要次数的时候,就把节省降低(不那么节省)

就好象Project Management中三角形的Resource、Functionality、Time这三样东西一样的概念,把它沿用在这里就行了。这样子只不过是个人生活的小调整而已。
个人认为了解了这个三角关系后,节省就不见得是一件苦差了。也比较容易掌控了吧?

FBM30首日登台就见红

今天是吉隆坡综合指数退休后,以富时大马30指数代替的第一天。今天的指数收市时就跌了6.86点。从开市开始就一直下跌,过后一直横摆直至收市。
而今天二三线股更延续了之前的跌势。虽然上个星期五收市的时候,二三线都好像露出曙光的样子,不过今天开市后马上回软。
在技术上,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新的高点比旧的高点低,而新的低点比旧的低点更低。短期内是个下跌的趋势。然而这个跌势相比之下却不是很凌厉,因为每一个低点之间的差别不大。
另外,依照长期趋势的格局,上升的趋势却还没有完全改变。就看看接下来的卖压会不会强大到把趋势转向了。

国际油价方面,在6月初突破70大元后,节节败退。到了6月尾时,慢慢攀向70大元。可是前几天一到了70大关后,又再次回软。目前交易在64-65美元的范围内。相比起六月的最低点,这个低点是更低了。又是一个短期的下跌趋势。估计油价可能回退到59-60元左右,卖压严重的话甚至会试探54-55这个重要的支撑范围。

目前的形势看来,我的短期资金是暂时不会进场。而长期持股的也稳稳守着,不会退场。

Friday 3 July 2009

论指改

其实小弟之前已经谈过有关指该的事情,无奈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还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
所以就罗嗦一点,再谈谈指改吧。

何为指改?就是综合指数改用FBM30
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闻了,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是很多这方面的疑问。
其实在下个星期开始,综合指数不再使用原本的100间公司,而是改用FBM30的30家公司。而这30家公司正是FB30ETF这个上市的基金所跟踪的股。也就是说以后要买指数基金的话,可以直接买FB30ETF这个上市基金。

另外,比如说美国的DJI,其实也是用30家公司而已。

至于指改的影响,很多人会说从100家公司换去30家,是可以让庄家更容易操控指数。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被100变30的数目影响了,而忽略了交易的重点,就是量。原本的100家公司里头,比如说LMCEMENT这家公司的成交量,可说是低到很多时候没交易。而在6月就发生了收市时,这股狂升而令KLCI临尾升4-5点。而新的30家公司则是交易量比较多的公司。从这个技术的角度去看,这样其实是更难操作,或者说是需要更大的成本去作操纵。然而,从发布消息让大众抢购的角度去看,由于这30家公司比较大比重是金融和种植,只要这两个领域有好消息,那么就比较容易刺激大众去捧这些指数股了。所以,小弟说,指改会让综指更容易操纵的说法不完全对。

而这个月来,除了外围因素以外,基金也因为要指改而推高市场以方便他们换马。影响最重大的是指数基金。何为指数基金呢?这种基金的目的就是完完全全的跟踪综合指数的基金。所以这类型的基金所买入的股的比例是完全依照综合指数的个股比重的。比如说Commerz以往在KLCI的比重比较低,然而在新的FBM30中却加大了比重。所以指数基金需要按照新的比重去加码。而在新的指数中被去掉,或者是被减低比重的,就会遭这些基金减持。这就是指改对市场的影响,也就是基金需要作不同的部署。然而,到了今天,这些基金要换的已经换完了。毕竟下个星期开始就用新指数了。除了指数基金以外,其他的本地基金也会根据新的比重重新探讨他们的投资策略。比较他们的基金成绩是会以综合指数来做benchmark的。

以下是从FTSE网址所得到的FBM30的股
SEDOL Local Market Code Constituent Name Index Marker
6244675 1066 "RHB Capital" FBM30
6556682 3786 "Malaysia Airline System" FBM30
6752349 4162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Malaysia)" FBM30
B2QZGV5 6888 "Axiata Group Bhd" FBM30
B1VXJL8 3182 "Genting" FBM30
6497446 2445 "Kuala Lumpur Kepong" FBM30
6556325 1155 "Malayan Banking" FBM30
6556648 2194 "MMC" FBM30
6681669 4065 "PPB Group" FBM30
B29TTR1 4197 "Sime Darby Bhd" FBM30
B1Y3WG1 1961 "IOI" FBM30
B1VXKN7 4715 "Genting Malaysia BHD" FBM30
6868398 4863 "Telekom Malaysia" FBM30
6904612 5347 "Tenaga Nasional" FBM30
6047023 1015 "AMMB Holdings" FBM30
6331566 1562 "Berjaya Sports Toto" FBM30
6075745 1023 "Bumiputra-Commerce Holdings" FBM30
6436892 5819 "Hong Leong Bank" FBM30
B0B8SB9 2267 "Tanjong" FBM30
6910824 4588 "UMW Holdings" FBM30
6436126 4677 "YTL Corp" FBM30
6703972 6033 "Petronas Gas" FBM30
B01GQS6 6742 "YTL Power International" FBM30
6086242 6947 "Digi.com" FBM30
6030409 5657 "Parkson Holdings" FBM30
6695938 5681 "Petronas Dagangan Bhd" FBM30
6531775 5052 "Plus Expressways" FBM30
6557997 3816 "MISC" FBM30
B012W42 1295 "Public Bank BHD" FBM30
6698120 5076 "Astro All Asia Networks" FBM30
以下是有关链接
http://www.ftse.com/objects/csv_to_table.jsp?infoCode=bm3c&theseFilters=&csvAll=&theseColumns=MSwyLDMsMTg=&theseTitles=&tableTitle=FTSE%20Bursa%20Malaysia%20Large%2030%20Index&dl=&p_encoded=1

http://www.bursamalaysia.com/website/bm/market_information/ftse_bursa_index.html

http://www.theedgemalaysia.com/business-news/16194-new-benchmark-to-adopt-current-fbm30-constituents.html

Tuesday 23 June 2009

市场退烧

经过这次的调整,市场的热度应该会减少了吧?
前一阵子刚入场的,是否有烧到呢?
身边很多人开始问,几时会反弹呢?
其实自从上个星期开跌以后,我看过几次个股的反弹。
可是之前的反弹都很明显的是力道不足,还看得出一反弹就立刻有人套利。
而今天的尾市,抄网友yewsin说的,算是乌云慢慢散开的感觉。
很多炒股开始绝地大反攻。而卖压似乎薄弱了许多。
收市前,算是收窄了跌幅。

然而,如果我们继续看看外围市场的表现,日经开始大跌后就一路走低。
港股比开市稍微高一些,可是基本上还是一路走低。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就在尾市收窄了跌幅。
而国际油价在从最低点的三十多四十美元一路向北,直到最近破了七十大关后,又回落到了目前的67美元。
趁着这个调整,我相信坏消息应该会陆续出炉。媒体最爱为这些交易波动找理由。大众也爱看理由。

其实有时候,真的没什么理由的。如果看看大马股市,最近最热的排行榜都是三月到现在已经升了一两倍的二三线股。这些股如果在低点收的话,现在即使再跌个10%-30%还是有赚的。

接下来,市场又会玩什么花样呢?

Monday 22 June 2009

我做過的工

看了那套“人生有幾多個十年”的戲,有感而發,記錄一下自己過去的十年又十年所做過的工。

先撇開小時候在家鄉的時候幫忙家里看店(雜貨店)不說,

  1. 我小學畢業后就到朋友爸爸的印刷廠做暑假工。工作是排紙。比如說印刷好的日歷,依次序排好然后拿去釘。
  2. 中五畢業后,到小學去做臨時教師。
  3. 中六時半工讀,在Amcorp的一間電腦店做維修員。
  4. 有幾次機會當過維修技術員,是到工廠的電房維修。(不是天天有,要等人家關廠維修時我們才有得做)
  5. 也有幾次機會在臺上吹吹喇叭,有Actors Studio,婚宴還有KL Symphony Orchestra。
  6. 隨后經朋友介紹,到Amcorp的網咖做收銀員兼維修員。
  7. 中六畢業后,再次到小學去做臨時教師。
  8. 讀大學后,暑假在一家電器維修中心當資料輸入員。
  9. 不久被老板調去做執行員,處理半島9個州的訂單和日常的訂購活動。期間周末還到以前的電腦店維修電腦。(當時要存錢去日本。)
  10. 暑假后當老板女兒的補習老師。
  11. 過后大學的training時,到一家制作教育軟件公司做編程。做了一些練習題和兩三個Flash Game。
  12. 畢業后到上市公司EBWORX做了幾個月編程
  13. 然后換去一家名不經傳的小公司Enovade做編程,期間被派過到DHL、GAB、Dutch Lady
  14. 期間也有自己接Freelance的編程工作
  15. 在馬大當研究生
  16. 售賣保險(售賣基金應該不算,到現在連自己都沒跟自己買過)

总结一下我做过的工,上面有做到半死也得到不多錢的,也有比較輕松就可以賺到不少錢的,也有付出多少就賺多少的。
看回我所做過的工作,很大部分是屬于比較技術性的,很少程度的接觸到顧客。雖然有當過老師甚至也有在微軟的TechEd客串當小班的講師、給training等等。可是還是屬于講解、分享知識罷了。到了最后最后,終于有一樣和銷售有關系的工,也就是保險銷售。

在销售方面还有很多东西是我完全不会的,虽然单单做回技术性工作我可能会比较轻松。可是我选择向自己的弱点挑战。

Saturday 20 June 2009

股市继续调整,继续等待机会

看了山芭佬的部落,要等到什么时候?小弟很有同感。有正确投资、甚至投机概念的人,等待并不浪费。真正的浪费,是有机会又没钱买。时机成熟时,这笔钱出击的时候,风险会接近FD,可是回报却是FD的很多很多倍。条件是你有鉴赏出这个机会的能力以及有勇气用钱买入。这个调整其实拖久一些会对往后的上升更有利。对于上升来说,那些动不动就喊套利的人,是很严重的阻力。给这些人持有太多的股票对上升不利。所以需要调整来逼使这些人吐出手中的票。就好象玩死亡赛车,和胆小的人玩是没挑战性的,必须和胆大的人比,才能有最后一刻才刹车那种紧张刺激。

至于小弟,很幸运的,在星期一看到不对路的时候把投机部队都撤退了。照目前股价来看,之前投机的股都跌破我的买价。即使今天综指微涨,可是二三线还是死伤惨重。

另外,CIMB作为7月指改的重量股,所以今天依然节节上升。看来基金换马的工作已经到了尾声,另外因为时日不多,所以加紧脚步了。加上月尾的橱窗粉饰,会令7月看起来危机重重。一旦股市没有了强大的支撑,就会好像这个星期那样,在很低的成交量下,跌很多。

Wednesday 17 June 2009

最近部落格内的新手文章

最近加入一个新创立的投资论坛http://investalks.com/index.php,在新手区发了之前那几篇文章,顺手就发过来部落格。也在温故知新。很多基本的东西返回去看看,看看有没有迷失了自己等等。实际上,对于最近的涨潮,小弟也是重新出发,虽然不至于大有斩获,可是之前所学,所吸收的知识,经验等等,总数没有白费。

至于马股,经过了这两天的调整,明天就看看接下来股市的去向又如何吧?今天可是很快的就到达小弟所期待的回归14天平均线了。接下来会不会发生测试更长期的平均线呢?

月尾的橱窗粉饰会不会发生呢?7月把综合指数的100股转换成FBM30股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指数基金都已经把转移工作完成了吗?接下来被踢出综指的股,会有怎样的下场呢?

就让咱们拭目以待吧~!

股票与基金

ist2_1142329_stock_chart_with_calculator_and_pen 首先,基金有很多种类,有证券基金,有债券基金,有平衡基金(证券+债券),REIT,还有很多种类。
和股票最为接近的,就是证券基金(Equity Fund)
购买证券基金实际上就是购买一篮子的股票。这个基金每天的结算价格就是它所持有的股票的市值除于基金发行量。(NAV=Net Asset Value)
通常这类基金的报价都是在每一天的收市后。(需要时间计算)
而证券基金也分上市和不上市的。
上市的目前有MyETF,FB30ETF。
不上市的目前更多,最著名的有Public Mutual旗下的Fund。
无论上市或不上市,基金每年会收大约0.5%到1.5%的管理费。
而上市基金就没有service charge,也就是好像股票那样交易。没有其他费用。
而Public Mutual之类的,就有5%-5.5%左右的费用。

何为一篮子的股票呢?想像一下,如果我把猪肉,牛肉,羊肉,鱼肉,鸡肉都切碎,做成一粒肉丸。这个肉丸就有这五种肉了。一篮子股票的概念就好像那样,有各种各样的公司。不过一些基金可能会有一定的主题。比如说有dividend fund的字眼的,通常会比较注重有派股息的公司。Islamic fund就不会持有有一些不符合回教教义的公司。(云顶、BAT、BJTOTO等等。小弟刚出道的时候比较喜欢买这类型的股就是因为我持有回教基金,当中没有包括这类公司)。Index Fund就是购买和综合指数比例一样的股票。恕小弟不能一一尽列。

一篮子股票有好处吗?有,就是不怕其中一两家公司倒闭。如果以综合指数作标准,从来没听过综合指数会倒闭的。可是综合指数的公司却会随着时间时代而有变动。换句话说,就是你不必太担心单一公司的表现。主要是随着经济或股市的好坏牛熊的整体趋势而变动。缺点就是很大可能它会持有许多很多投资者都不大看好的大公司。比如说TM、Maybank、Tenaga,是比较多人至少会不看好其中一家的。可是你往往会发现无论什么基金都总会持有蛮大比例的这三家公司。换句话说,就是即使你不喜欢,甚至不吃牛肉,可是你买了上述的混合肉丸,你就会被逼吃下去了。另外,当股市普遍下跌的时候,一篮子的股票都会一起下跌的。购买一篮子股票,不见得会比购买个股亏得少。而且,赚的时候也未必比个股赚得多。这是因为涨的时候被不涨的股拉平。跌的时候却个个都跌。

tu1_2577个人认为购买基金,选时是关键。时机选不好,那只是浪费时间,白忙一场。更关键的是,一购买基金就先把自己的资金少了5%左右。比如说从07-08年市场最热的时候买入,一直持有到今天,通常只有一个亏字。06持有到现在,不是持平就是还少过这两年的定存加起来。如果要投资基金,还是需要低买高卖。不然的话,最后还是白忙一场。另外套利时,不一定是用卖掉基金来套利,而是利用转换(Switching)。因为使用转换,可以把证券基金换去另一种基金。随后再转换回来。代价通常是一个定额,而不是算百分比。

至于每个月自动投入一笔钱(a uto debit)的做法,小弟就不是很认同。销售基金的人常常会举一些选时错误的例子来警告顾客别自作聪明。其实啊,我以前不懂事的时候,只按照股市跌了两三天就加码的方法,效果比朋友使用自动投入好很多很多。(尤其是当很多人使用这个自动系统的时候,好像到了那天股市都会稍微上涨的样子)。另外,自动进钱基本上也常常发生选时错误的情况。所以销售基金的人举的例子,只是偏袒而已。不过,无可否认的就是定时进钱的方法,是最适合没有投资经验的销售员和顾客。

至于其他类型的基金,它们和股票就可说完全不一样的投资工具了。(一篮子的概念一样,比如说债券基金就是一篮子债券。)

最后,对于购买基金的朋友,小弟的劝告是要想想一套买卖的方案。也就是到了多少钱买,到了多少钱卖。或是根据综合指数等等。比如说把资金分几批,不要一次过就买入。反正交易费用是算百分比的,你分多少次都差不多。(当然如果看好当头升,也可以选择一次过买入)。套利的方法可以直接设定一个百分比,就是升了多少就套利。比较推荐的是设定一个追踪止盈,也就是从一个高点下跌一定百分比后套利。(比如说当时最高价是RM0.70,下跌15%后在RM0.60左右套利)。又或者是综合二者,也就是等超越了一定百分比后,再等它下跌一定幅度才套利。如果投资数额比较大,套利时也可以采取逐步套利的方法。分几批,一次套利一批。与其想套利后升怎么办?不如想想不套利的话,跌怎么办?建议投资者最好对经济金融新闻注意一点,知道世界经济金融走势和所投资项目的影响,这样对套利或持有的决定比较有利。

Tuesday 16 June 2009

有点像样的调整终于来了

昨天二三线开始大跌,蓝筹全部站得稳稳的,看起来不对路,所以把投机部位全部平仓。只赚水钱多一些。今天醒来看一看,投机部位果然跌更多了。依形势不同,可能会回购,可能不会。

这次的调整,说它是审判之日又不大像。就看看它跌到14天均线的时候会怎样吧。

建议没有全盘计划的,别乱接刀。(包括止盈止损)
有了全盘计划的,就看看你的做法对不对吧。

这期间,马来西亚股市节节上升,不断创新高。可是外围市场却不是那样走的。下面是新加坡和香港的指数。这两个是这个区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数。

2009Jun-Hang Seng-320x160

恒生指数的新高看起来有点像双顶的pattern,指数停在14天均线。

2009Jun-Straits Times-320x160

新加坡的海峡指数已经开始没有新高了,而且跌破14天平均线。

2009Jun-KLCI-320x160

而马来西亚的综合指数,离14天均线还有一段距离。

Monday 15 June 2009

烟霾再次袭击大马

haze 烟霾再次袭击大马,印尼那边应该又烧芭了。这是最节省成本的清理芭园的方式。可是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不单只是空气严重受影响,续而对气温也造成了影响。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了,北极的冰块溶解的速度也增加了许多。不过这些都不足以阻挡人们去做烧芭的事。主要原因是油价和原产品的价格又回升了。而且油价节节上升,不断的突破一层又一层的阻力。这样看来,印尼那边在预期的油棕价格会持续上涨。

入门资金管理法

初手应该注重的第一步,不是选股或选时的方式。个人认为对于初手最重要的,是资金的管理。对于初学者,最好的资金管理方式,就是让自己能够长期逗留在这个市场的方法。(stay in the game)。这样就能让你交易得更久,吸取更多的经验。

这里提出的资金管理方式只是作为参考,要视个人情况作修改。

比如说资本有20k,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只使用10%的资金,2k作交易。然后用10%-20%作止损。这样的话,每一次可能的亏损将控制在总资本的1%-2%罢了。然后剩下的钱可以在止损后用来补上亏损的数额。这样的方法,能够让你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有2nd Chance。

使用10%止损的话,剩下的18k可以让你有多90次的机会。即使你90次机会都失败了,你还是剩下2k元。如果失败了90次,看来投资、投机并不适合你。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你可能也会问,如果没有20k怎么办?其实上面这个方法如果按照2k的数额的话,即使没有20k也可以一样运用。至于你可以有多少次机会,就看你用了2k过后,还剩下多少钱了。你所剩下的每200元就是一次机会。

不过在决定止损使用多少%前,最好先参考你要交易的个股的波动。看看它短期波动会不会太大。比如说美国的股市每天的波动都有可能大过10%,那么把止损设定在10%的方式,却有可能反过来害你更早把资金损失清光。视个股的情况,止损甚至有必要提升至33%、50%。不过切记,如果有必要把止损设立在那么高的话,那么在初学的阶段是否不应该去碰这样的股呢?当然这里就牵涉到第二步,选股了。

在你学有所成的时候,选股和选时都有所心得的时候,你可以按照上面的方式把资金分成2k一份。这样管理起来,和之前管理一份的方式非常接近。只不过从一个股变成多个,又或者是把几份资金投入同一个股也是可以的。不过,到了这个阶段,通常你也对自己的资金管理有一番心得,而不必沿用上述的方法了。

注:一份资金不一定是2k,可以是3k、4k或任何适合你的数额。这里使用2k为底线的原因是目前马来西亚的交易费用(水钱)的最低收费是介于RM8-RM28。加上印章费等等,一买一卖的交易成本将会是RM20-RM60左右。以2k的交易来看,大约是3%或更低。个人认为把交易费用这个成本尽量维持在3%以下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1%以下)。如果高于3%,那么你在水钱上已经占劣势了。

Saturday 13 June 2009

技术指标揭秘

 

技术分析指标众多,即使是技术派,里头的功夫也不少。
而我们最常听的,就是指标这样的时候买入,这样的时候卖出。
这样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等讯号出现做买卖了吗?
售卖这种系统的人,最高境界的,是不会否认系统会出现错误。
而且会对你说错误也是会发生,不过总的来说,赚的还是多过亏的。
真的吗?

面对技术分析(indicator)应有的概念
技术指标在很多时候都会给予我们市场走势的基本概念。
老实说,即使我在投资的时候,也未免会看看技术图。
可是看看技术图不代表一定要跟着指标操作。
指标是死的,只是数学算出来的。
任何指标都是以过去的开市、收市、最高、最低以及成交量这五种资料所凑合起来的。
这么样的话,技术指标应该怎么用呢?
它只是提供了以方程式处理过的图表来让我们定下买卖策略而已。
我们不一定要等什么黄金交叉、死亡交叉才做买卖。
更何况,只要你换一换parameter,那么这些交叉是可以推前延后的。
我们要面对技术指标要做的,是要了解这个指标尝试告诉我们什么讯息。
要了解这个,就必须去看看这个指标的方程式。

例子: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是把你所定的多少天把这些天的收市价算个平均值。
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拿7天平均线来做例子的话,
如果股价低过7天平均线,就是你的买价会比这7天的平均更低。
如果股价高过7天平均线,就是你的买价会比这7天的平均更高。
那么为何大家常常说7天平均线超越30天平均线就可以买入,是个买入讯号,黄金交叉呢?
以上面说的意义来解释,其实只是7天平均买入的价格已经高过30天平均买入价格而已。
在这个时候的买入,其实就做了一个揣测,就是当7天平均买入价格高于30天平均买入价格的时候,
市场是处于向上的上升趋势。这个揣测可以对,也可以错。

自由运用的例子
就拿上述的例子来说,那如果我在7天平均线这条线呈45度以上就开始买入,可以吗?
其实是可以的,这就是你开始自己创造你的买卖策略的开始了。
可是到底赚不赚,小弟就不知道了。
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只是守着一种买入的策略,而是可以有几种。卖出也一样。
只是对于新手,一次要看那么多指标只会眼花缭乱。
而且当指标出现背离的时候也会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一点,小弟想就只能以经验来补足了。

别只定下买,而忘记卖
新手最大的错误,就是只想着要怎么买,而没有去想怎么卖。
任何买卖策略,一定要包含了卖,才是完整的策略。
你不能只是想升了多少卖,你也要想跌了怎么办。
要在哪里止损等等。
然后在交易前,你就要探讨你的买卖策略,赚的时候会赚多少,亏的时候又会亏多少。
在实践的时候也要不断的探讨买卖策略的结果,是否和你所设想的一样。
目前我所观察的,散户最严重的错误就是买入赚幅少于10%可是下跌时损失却会多过20%的买卖。
即使这样的策略有60%甚至70%的准确度,最终还是会亏损。

总结
记得,如果单单靠技术指标就可以了,那么世界上最有钱的,应该是数学家,又或者是一架电脑。技术图就好像是一个罗盘、指南针、不完整的地图,想想看,你会让这些工具决定你要去哪里,还是你决定去哪里了才用这些工具协助你?最后,别让技术图告诉你怎么做,而是你利用技术图来规划你要怎么做。

交易的新规矩——闭市前15分钟的配对

 

在cari和身边的朋友,许许多多的人都还不大了解到底中午和下午闭市前15分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很简单,让小弟一一道来。
注:配对=match
闭市前15分钟开始,新的机制就会停止交易。可是我们还是可以继续下指令,要买要卖都可以,自由发挥。只不过在5分钟内,你所打入的任何价格都不会被配对(match)。和平常交易时间不一样的就在这里。平常交易时间,你只要买seller的价格,就马上成交。你只要卖buyer的价格也马上成交。可是在这5分钟内,没有任何指令会被成交。这个时候,交易所变成了一个投票机。大家所打入的买卖就是在投票。投票什么呢?就是投票收市应该要收在什么价格。

当这个价格被定下来后,接下来的10分钟内你只能买或卖这个价格。也就是如果buyer是这个价格,那你只能卖。要买的话要排队在buyer1。如果seller在这个价格的时候你只能买。要卖的话必须排seller。


那我们所投的一票又怎么决定收市价呢?在5分钟后,也就是12:20以及4:50的时候,结果就会出来了。这个结果是按照系统能够配对最多成交的价格。也就是说在一个最多人选择卖和买的价格成交。

这个机制在成交量低的股还是会被操纵。避免不了。不过在成交量高的股就要花比较大的成本去操纵。即使是用左右手交换的方法,也要有很多现金和票。

例子:我在5月尾CIMB忽然从8块飙到9块多那天,就在4:45分打入“买8.50-200unit”
到了4:50分成绩揭晓时,我的配对价格是8.05,那天也收在8.05。
为什么呢?
因为在8.05是最多人要卖,和最多人要买的价位。而且当天任何打入8.05以上买入的,也可以在8.05被配对。所以结果收在8.05。

注:当你在任何交易时间,如果你打入比第一个seller高的价格买入,你还是会以第一个seller的价格买入。除非第一个seller的量满足不了你的买单,那就会先做完第一seller的单然后继续配对第二seller的单。在卖的时候也一样,如果说你直接打第5个buyer的价钱卖,系统是会先配对第一个buyer的价格,然后量不够时,再做第二、第三等等,以此类推。

Friday 12 June 2009

BFM89.9——2009年6月12日——与GPACKET的CEO专访

如果你有参与股市,或其他形式的投资工具,那BFM89.9是个很好的电台。虽然它所播的歌曲都有点旧,可是资讯方面却非常好。而且每天8点更会邀请一些商界重要人物做专访。今天早上就邀请了GreenPacket的CEO,CC.Puan来做专访。

p1_logo

专访中CC提到他的经验,GPACKET的创立,和到后来为何要投资WiMax等等。大致上让大家可以了解他的考量和思维。他也提到投资WiMax所需要的钱,以及几个筹钱的可能性等等。

基本上GPACKET进军WiMax是为了要一个有稳定收入的支柱。这样GPACKET就会有两大支柱。一个由Solution撑起,另一个由ServiceProvider撑起(Packet1)。他也提到一些数据,如公司目前是在净资产的价值以下的价格交易,每股有大概50sen的现金等等。然后他也透露目前马来西亚进口的笔记本比桌上电脑多,而明年预算大概1.5M个笔记本会进来。而在现代化的笔记本通常都支持WiMax,如果有20%的买家也成为Packet1的用户的话,就有多少多少的盈利了。(希望没记错数目,早上听,晚上才写这个blog)。

听这些访谈的时候,我们虽然要相信,可是也要怀疑地相信。毕竟这只是他的角度去看的。对我来说,虽然搞个可以带来稳定收入的serviceprovider的支柱的概念还蛮不错。可是毕竟这类科技会被取代。而且还需要和做3G宽频的公司争同一块蛋糕。虽然他说了在WiMax是预算了需要1B的投资。可是未来科技转变的时候又怎么办?而且专访中也没有谈到这1B要多久才能回本。如果要投资这家公司,小弟认为还需要观察P1在无线宽频市场的竞争力,和潜在的成长。

Thursday 11 June 2009

分析财报和投资

首先,要声明的是小弟并不是反对看财报。小弟已经养成买一只股之前,最少把最近的4个季的财报翻一翻。这篇比较偏向写给太过于注重财报的人看。如果你想投资,却还连财报也不晓得怎么看的话,那么小弟觉得你最好先搞清楚财报怎么看,而跳过这篇文章吧。因为财报还是提供了投资者许多有用的资讯。另外,在别人知道的资讯而你不知道的话,那么你的投资很明显的处于一种挨打的弱势状况。很容易被别人误导或是导致自己投资动摇。在这篇里呢,我是要对大家说的是,“投资不是分析财报

如果单单分析财报就会有成功的投资,那么世界上以投资致富的,应该是会计师和核对师。可是近代最著名的投资家却不是这两个职业的。而且对巴菲特有很大影响的伙伴,Charlie Munger更是律师出身的。

财报固然有它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很多可以用数据衡量的讯息。可是这些数据是整个市场都可以得到的数据,是公开的资讯。我们会看的数据,整个市场有比我们更厉害看的人存在。PE啊,ROE啊,ROI啊之类的比例,只是衡量这家公司的财政数据所使用的方程式,而不是投资的方程式。现金流啊,资产负债表啊,盈亏表啊,这些只不过是告诉我们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而言。不过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分析几个季、几年的财务数据来取得一些成长率。不过,有成长率就一定是值得投资,没有成长率就一定不值得投资吗?更别提公司会依照法律合法的把他们希望表现出来的成绩写在成绩单上。另外如果太过沉迷在数据上的话,还会令人作出一些拿苹果和橙比较的事情。这是源自没有好好了解生意的根本而发生的。就最近的金融风暴来说,很多人担心本地银行并且拿来和美国的银行比较。并且没有发现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太过注重财报的话,会忽略了生意的根本。财报虽然是生意的成绩单,可是就如我们上学时的成绩单一样,很多事情不会包括在内。另外,大环境的景气或不景气也必须纳入考量。尤其是对一些周期性比较强烈的公司,又或者受外围、大环境影响比较深远的公司。另外如果我们不了解生意的模式,那无论我们怎么钻研财报也是事倍功半的。当一些结构性的改变发生的时候,你能够确认这些事件是否会影响公司的运作模式而令前景变好或变淡吗?还是你必须等到下几个季的财报出现衰退后才晓得?会不会因为别人指出财报中的一些疑问就代表公司有问题呢?公司的运作会不会offset掉财报中的不足呢?比如说大众银行的储备金是明显的少,可是它管理得当,把NPL维持在一定低的水平。(不过由于国家银行的要求而开始售卖债券提高储备)这里要说的是,如果你不了解财报以外的事情,你很容易就会被一些人以财报数据误导你了。

一些比财报还重要的东西,包括了管理层的诚信,透明度等等。还有到底公司的口碑如何,运作如何。虽然有些东西是我们普通散户无法去做的,可是起码年度大会去会一会管理层是投资人最起码需要做的事情。如果你见到了管理层,和他面谈一下,以自己亲身去体验一下管理层的为人,态度。虽然股东大会时间不多,但是相信我,见过管理层和没见过管理层存在一个很巨大的鸿沟。而且股东大会时,其他投资者问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说陈总告诉我的NESTLE股东大会上,一位股东质问管理层为何在东海岸要把产品交给一家不属于NESTLE的公司去生产。以管理层给的答复,你就至少心中有个底,也可以学习到许多人对公司不同角度的观点。

最后,你可能会认为,投资就是要简单,不必费心去做那么多。这点我不会完全不赞同。我这里所提到的,只不过是呼吁大家,别把财报分析当作完整的基本分析而已。如果你单单靠财报分析就能致富,小弟当然祝贺你。不过,如果你单靠财报分析不能致富的话,也别怪任何人。就那么简单。对于掌握了财报分析,而希望更上一层楼的朋友,小弟会建议你多阅读以及多思考。其中一些书籍有: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等等。更多投资类型书籍,可到以下链接去找找或问人: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141290&highlight=

~ 即使数据会讲话,也是属于鹦鹉学语,讲它主人要讲的话而已
~ 看年报不是做数学功课

Tuesday 9 June 2009

文章转载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dollar_toilet读后觉得蛮重要的。因为这就是我最担心的事情。

我对于美国的措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我眼中都是会引起超级通货膨胀的。一旦引起超通膨,那么如果全世界的货币跟着贬值,那就一锅熟,大家变百万富翁,可是买粒糖都要一万。然而,小弟却觉得,如果真的有超通膨会莅临,那么投资在公司上是有可能让资金贬值得比现金慢。还有其他的选择就是房产、原产品等等。(这也是油价飙升的原因之一)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Andy Xie/ June 6, 2009

The combination of growth optimism and inflation fear is catapulting asset markets in the past few weeks. The two should drive market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inflation fear should limit room for stimulus and cause stock markets to retreat. But, the people behind the two concerns are separate. They go their own ways and pump up what they believe in. Stocks and commodities are already behaving like during the giddy days in 2007.

Regardless of what investors or speculators say to justify their punting, the real driving force is the return of animal spirit. After living in fear for over a year, they just couldn’t sit around anymore and decided to inch back. The resulting market appreciation emboldened more people. All sorts of theories began to surface to justify the market trend. As the rising trend has been around for three months globally and seven months in China, the most timid couldn’t take it anymore and are jumping in now in droves. When the least informed and most credulous are in the market, it usually marks market peaking. If the economy rises and grows income, it would produce more funds to fuel the market. But the global economy is stuck in years of slow growth. Strong economic growth won’t follow the current bout of stock market surge. This is a bear market rally. The people that are jumping in now will lose big.

In the past three weeks, the dollar has dived, oil and treasury yield have surged. These price movements exhibit typical symptoms of inflation fear. The inflation fear is complicating policymaking around the world. The US, in particular, could be bottled in. Fiscal stimulus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liquidity pumping by the Federal Reserve are the twin instruments for propping up the bursting US economy. The fiscal deficit could top $2 trillion (15% of GDP) in 2009. It would add one third to the total stock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debt outstanding. Such massive supply of federal debt papers needs a buoyant treasury to absorb. If the treasury market is a bear market, the absorption becomes a huge problem.

The US Treasury Secretary, Timothy Geithner, is visiting China. One of his purposes for the trip is to persuade China to buy more treasuries. According to an estimate in a Brookings paper China owns $1.7 trillion of US treasuries and GSE papers (about 15% of the total stock). If China stops buying, it could plunge the US treasury market into deep bear territory. While China not buying will certainly make the treasury market worse, China buying can’t prop up the market.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purchases by foreign central banks have dominated the demand for US treasuries. Central banks have been buying because their currencies are linked to the dollar. Hence, such demand is not price sensitive. The amount of demand is proportional to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that determines the amount of dollars that foreign central banks have. The bigger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the greater the demand for the US treasuries. This is why the treasury yield was trending down during the bulging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period between 2001-08.

This dynamic in the US treasury market is changed by the bursting of the US credit-cum-property bubble. It is decreasing US consumption and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in 2009 is probably under $400 billion, halved from the peak. That means that foreign central banks have much less money to buy, while the supply is surging. It means that foreign central banks no longer determine the treasury pricing. American institutions and families are now the marginal buyers. This switch of who determine prices is shifting the treasury yield up greatly,

The 10 year treasury yield historically averages about 6% with inflation of about 3.5% and real yield of 2.5%. They reflect the preferences of marginal buyers in the US. Foreign central banks have pushed down the yield requirement massively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 If the marginal buyers become American again, as I believe, treasury yields will surge much more from the current level. Inflation in future will average more than 3.5%, I believe. Some policy thinkers in the US believe that the Fed should target inflation rate between 5-6%. The treasury yield could rise to 7.5-8.5% from the current level of 3.5%.

The massive supply of the US treasuries would only worsen the market. The Federal Reserve has been trying to prop up the treasury market by buying over $300 billion. Its purchase has backfired. Treasury investors are terrified of the inflation implication of the Fed action. It is equivalent to monetizing national debt. As the Federal deficit will remain sky high for years to come, the monetization could become much larger, which might lead to hyperinflation. This is why the treasury yield has surged so much in the past three weeks.

One possible response is to finance the US budget deficit with short-term financing. As the Fed controls th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such a strategy can avoid the pain of paying high interest rate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But, this strategy could crash the dollar.

The dollar index-DXY has dropped 10% from the peak in March, even though the US trade deficit has declined substantially. It reflects the market’s expectation that the Fed’s monetary policy will lead to inflation and dollar crash. The cause of dollar weakness is the outflow of US money, in my view. It is the primarily cause of the surge in emerging markets and commodities. Most US analysts think that the dollar weakness is due to foreigners buying less of it. This is probably incorrect.

The dollar weakness can limit the Fed’s policy. It heightens the risk of inflation; weak dollar imports inflat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increases inflation expectation, which can be self-fulfilling in today’s environment. The Fed has released and committed $12 trillion (83% of GDP) in bailing out the financial system. This massive overhang of money supply would cause hyperinflation if it is not withdrawn in time. So far the market still gives the Fed benefit of the doubt that it would withdraw the money. The dollar weakness reflects that the market is wavering in its confidence in the Fed. If the wavering continues, it could lead to dollar collapse and make inflation self-fulfilling. The Fed may have to make changes in its stance, even token gestures, to assure the market that it won’t let so much money out there. For example, signaling rate hikes would soothe the market. But, the economy is still in terrible shape: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already at 9% and may surpass 10% this year. Any suggestion of hiking interest rate would dampen growth expectation. The Fed is caught i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Oil price has doubled from the March low, even though the global demand continues to decline. The driving force again is the inflation and weak dollar expectation. As the US-based funds flee, some of it has flowed into oil ETFs. Its impact was initially on futures price, causing huge gap between cash and futures prices. The gap increased inventory demand as investors tried to profit from the gap. Rising inventory demand has caused the spot price to reach parity with futures price. Rising oil price causes inflation and depresses growth. It is a stagflation factor. If the Fed doesn’t rein in the weak dollar expectation, stagflation will arrive sooner than I expected.

Stagflation in the 1970s spawned the development of rational expectation theory in economics. Monetary stimulus works by fooling people into believing the value of money while the central bank is cheapening it. This perception gap stimulates the economy by fooling people into demanding more money than they should. Rational expectation theory clarified the underpinning for the Keynesian liquidity theory. However, as they say, people can’t be fooled three times. As central banks tried to use stimulus to solve structural problems in the 70s, their stimulus didn’t work. As they tried again and again, people saw through it and began to behave accordingly, which translated monetary stimulus straight into inflation without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Rational expectation theory discredited Keynesian theory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Paul Volker’s tough love policy that jagged up interest rate massively to trigger a recession. The recession convinced people that the central bank was serious about cooling inflation and adjusted their behavior accordingly. Inflation expectation dropped sharply afterwards. The credibility that Paul Volker brought to the Fed was exploited by Greenspan who kept pumping money to solve economic problems. As I have argued before, special factors made Greenspan’s approach effective at the same. Its byproduct was asset bubbles. As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rational expectation theory will again exert force on monetary policy impact.

The movements in the treasury yield, oil and dollar show the return of rational expectation. Policymakers have to take actions to dent the speed of its returning. Otherwise, the stimulus will lose traction everywhere and the global economy will slump. I expect at least the US policymakers to make gestures to assuage the market’s concerns about the rampant fiscal and monetary expansion. The noise would be to emphasize the ‘temporary’ nature of the stimulus. The market will probably be fooled again. It will wake up fully only in 2010. The US has no way out other than printing money. As a rational country it will do what it has to do regardless of its rhetoric. This is why I expect a second dip for the global economy in 2010.

While inflation expectation is causing part of the investor community to act, the rest are betting on strong economic recovery to come. Massive amounts of money have flowed into emerging markets, making it look like a runway train. Many bystanders can’t take it anymore and are jumping in. Markets, after trending up for three months, are gapping up. Unfortunately for the last-minute bulls the current market movements suggest peaking. If you buy now, you have 90% chance of losing money when you try to get out.

Contrary to all the noises in the market, there are no signs of a significant economic recovery. The so-called green shoots in the global economy are mostly due to inventory cycle. Stimulus might juice up growth a bit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9. Nothing, however, suggests a lasting recovery. Markets are trading on imagination.

The return of funds flow into property is even more ridiculous. A property burst usually lasts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The current burst is bigger than usual. The property market is likely to remain in bear territory for much longer. The bulls are talking about inflation as the bullish factor for property. Unfortunately, property price has risen already and needs to come down even as CPI rises for the two to reach parity.

While rational expectation is returning to part of the investment community, most are still trapped in institutional weaknesses that make them behave irrationally. The Greenspan era has nurtured a vast financial sector. All the people in the business need something to do. Since they invest with other people’s money, they are biased towards bullish sentiment. Otherwise, if they say it’s all bad, their investors will take back the money, and they will lose their jobs. Governments know that and create noises to give them excuses to be bullish.

This institutional weakness has been a catastrophe for people who trust investment professional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equity investors have done worse than owning bonds in the US market, lost big in Japan and emerging markets in general. It is astonishing to see how a value-destroying industry has lasted for so long. The bigger irony is that the people in this industry have been 2-3 times as well paid as in other industries. The key to its survival is volatility. As markets collapse and surge, it creates the possibilities for getting rich quickly. Unfortunately, most people don’t get out when markets are high like now. They only go through the ride.

Indeed, most people who invest in stock market get poorer. Look at Japan, Korea, and Taiwan. Even though their per capita incomes have risen enormously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investors in their stock markets have lost money. Economic growth is a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investors to make money in stock market. Most countries, unfortunately, don’t possess the conditions for stock markets to reflect economic growth. The key is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It requires the rule of law and good morality. Neither is apparent in most markets.

It is a widely accepted notion that long term investors in stock market make money. Actually, it’s not true. Most companies don’t last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How could long term investment make money for you? The bankruptcy of General Motors should remind people how ridiculous this notion is. General Motors was a symbol of the US economy. It is a century old company but has succumbed to bankruptcy. In the long run all companies go bankrupt.

Property on surface is better than stock market. It is something physical that investors can touch. However, it doesn’t hold much value in the long run either. Look at Japan. Its property price is lower than three decades ago. The US property price will likely bottom lower than twenty years ago adjusting for inflation.

China’s property market holds even less value in the long run. Chinese properties are sitting on land leased for seventy years for residential properties and fifty years for commercial properties. Their residual values are zero at the end. The hope for perpetual appreciation is a joke. If you accept zero value at the end of seventy years, the property value should only be the usage value during these seventy years. The usage value is fully reflected in rental yield. The current rental yield is half of mortgage interest rate. How could properties not be overvalued? The bulls want buyers to ignore rental yield and focus on appreciation. But, appreciation in the long run isn’t possible. Depreciation is, as the end value is zero.

The world is setting up for a big crash again. After the last bubble burst,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have not been focusing on reforms and are trying to pump a new bubble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Before inflation appears this strategy is working. As inflation expectation rises, its effectiveness is threatened. When inflation happens in 2010, another crash will become inevitable.

If you are a speculator and have confidence that you would get out before it crashes, then this is your market. If you think this market is for real, you are making a mistake and should get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If you have lost money last three times you entered the market, you should stay away from this one as far as you can.

Original link: http://xieguozhongblog.blog.hexun.com/33647112_d.html

文章后面对于房地产那方面小弟就不完全赞同了。如果超通膨即将来临,那么房地产的租金也会跟着调整。即使好像中国那样只有70年,可是还是比没有议价能力的现金好。

另外,讲到长期股市是不会赚钱的部分,我认同一点。那是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要投资者埋单。想想看,能借的钱,公司都借完了。还能靠什么来筹钱?上市啊。可是这不代表没有值得投资的公司。也不代表我们不能投机。而且作者忘了,在许多市场,也可以卖空赚钱的。

超通膨来临的时候,现金就会败者为寇

期望全世界不会走到这一步

Monday 8 June 2009

你还在追求方法吗?

无论你是什么类型的股市参与者,投资、投机、靠感觉、靠运气等等
都有一套错误需要修正
靠运气的,就别在运气不好的时候进场
靠感觉的,就别在感觉不对劲的时候进场
靠投机的,就别把投机变投资
靠投资的,也别把投资变投机(乱讲的啦,这些例子可能不好,别太在意)
嘿嘿

小弟不才,不能一一指出各类的错误,因为小弟的经历还不多
不过最近在修正了不少错误后,重新出发,还蛮顺利的。

另外,这些错误不是靠参考别人的portfolio就能领悟
也不是参考别人的策略能领悟的
这些错误未必是战略或战术上的错误

可以是执行上的错误,
可以是概念上的错误,
可以是在操作上的错误,
甚至会是情绪上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

而这些错误也会因人而异,往往也会因你的个性,习惯,观念等等而有所不同
重要的是要时时保持观察自己的行为
然后再对自我作出修正
这一点,说出来容易,要实行会比较难。

最简单的,是每个交易的买卖都记录自己当时买卖的理由
这一点小弟还在努力着。
当然,如果你还只是初入股市,那么你自然还需要找一些方法。
不过在找方法的过程中,如果不断的观察自己,修正自己,那会事半功倍了

Friday 5 June 2009

操控市场の手——6月5日之临收市飙升5点++


看看上图,在新机制下,临收市前的15分钟(4:45)会进入“投票模式”,也就是任何输入的买卖都不会成交
然后五分钟后,也就是4:50成绩将会揭晓,系统将会以能够成交最多买卖的价位作为收市价
然后接下来的10分钟就只能用这个价位做交易。

一个这样的系统,当用在一个没有什么人交易的股票时,就会发生很容易操控的情况。
今天临尾,LMCEMENT从一整天的RM5.10的交易直接跳到RM6.50
中间没有任何拉升的成本,只需要确保RM6.50是最多lot会成交就可以了。

个人认为应该有人要洗那些short综指期货的人,要震short的仓。

以后综指将减少到30只股。而这30只股的成交量应该都比较活络。如此一来,要操纵综指虽然不难,却也需要更大的资本吧?(这点比较见仁见智了)



转载新洲的精打细算

原稿的链接:http://biz.sinchew-i.com/node/23532
《Money》說,用現金花費,不僅幫你省更多,隨時還有意外驚喜。你今日停止刷卡了嗎?

刷卡會令人越花越多

2003年一項調查顯示,使用信用卡在超市購物的消費者,賬單金額比現金付款者多出30%。

而自麥當勞接受信用卡付款後,信用卡使用者每次光顧的金額平均為7美元,付現金的為4.5美元。

為了證實信用卡的“威力”,Drazen Prelec and Duncan Simester of MIT's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進行了一項實驗,將刷卡者與付現金者放在一起,競拍Celtics tickets,結果持信用卡者出價高於持現金者兩倍。

“那是因為持信用卡人,對價格較不敏感。”一名芝加哥大學接授雜誌訪問時道:“由於每次購物的款項,都在1個月後才寄上賬單,加上是與其他款項混在一起,令消費者就算花費,也不自覺,淡化了付錢的概念。”

現金令你有更好預算

“大家以為信貸額有多少,自己的消費能力就有多少。”另一名多倫多大學Rotman School的教授道。

兩年前,Hunter夫婦決定放棄使用卡。他們將大額開支,如房貸等,轉用網上付款,然後每月再從銀行提取足夠基本生活的用費出來。現在太太不僅能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家庭整體開支也完全在掌握之中。

另一名居住在關島的作家Leo Barbuata,也於3年前開始終斷與信用卡的關係。之後兩年,他不但清還了3萬美元的債項,還成功戒煙,以及減掉30磅肥肉。他說:“當你在某一領域成功時,會產生連鎖效應,令你在其他領域同樣成功。”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精打細算‧2009.05.25

其实小弟就不那么认为了,到了最后,就是看个人的财物管理。
我认识许多人,买东西付钱都是用现金的,可是还是会花很多。
我也认识很多人,买东西都是用信用卡的,可是还是一样精打细算。

如果你觉得信用卡会让你开销变大,那么就强迫自己,只在一定的地方刷卡。
比如说:还水电费,汽车添油这两项付费使用信用卡。其他的用餐,血拼等等都禁止用卡。

另外,由于市面上售卖很多0%利率的物品。个人认为这些物品的价格已经是把利率已经算进去的。
所以如果不用信用卡的话,反而亏了。

结论是,别羊群心态,看到朋友有,自己也要有,看到别人刷,自己也要刷。
你怎么知道人家的家里有金矿还是印钱机?

Links To CFA Related Sites

在cari看到的有用咨询,先收起来

CFA官方网站
报考CFA可以到这里
http://www.cfainstitute.org/cfaprog/

CFA试题下载(最新试题好像要收钱)
http://www.elitebook.net/cfa.asp

其他网站
http://bbs.cfaspace.com/index.asp

Cari讨论CFA的帖子
http://cforum2.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080450&extra=page%3D1&page=1

Thursday 4 June 2009

趁热闹要坚持投机守则

最近的股市很热闹,很多在场外观望的朋友也忍不住跟着一起趁热闹。
小弟一向不反对投机。不过就如陆羽仁,陆sir常说的,要分清楚那一个是投机的我,那一个是投资的我。
千千万万不要投资投机傻傻分不清楚。

在cari论坛也开始很多人问一些有几万几万要怎么投资。
如果有几万又不懂投资,那么这些肯定是用别的途径赚的钱。
小弟会说,如果这些途径能继续为你赚钱,那你的priority是继续用这些途径赚钱
如果非要投入股市不可的话,那就先做好资金管理吧。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股价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可是投入的资金总额,止损止赢点却是在我们掌握之中的。
比如说你拿总资金的10%-20%出来买股票,再set个10%-20%的止损点,那么你每一次交易的损失将会控制在总资金的1-4%左右。比如说有100千,拿10千出来,亏1千-2千止损,又或者拿20千出来,亏2千-4千止损。如果只是一次亏损后就放弃投资,你很快可以从FD赚回你所亏损的资金。如果继续用同样的方法,你可以继续在股市生存很久。

看完输钱的准备,也谈谈赢钱的目标。小弟对短期进出投机的目标通常会set在止损的两倍。也就是如果我投入一千,我准备在九百跑,也期望会去到至少千二的目标。而这目标通常都会以技术图作参考。虽然股价不一定会到千二,我也未必会在千二套利(可能更早,也可能更迟)。可是这就是初步的作战计划。到了实际的实时操作随时会因时势改变。包括了外围因素、市场情绪等等。

至于这段时期,小弟就暂时不会怎么去做长期投资的买卖。因为情况还很不明朗。最近进场也是打游击战。

Tuesday 2 June 2009

进军美股第一炮之KFT-KRAFT~的准备

最近在思考如果要进军美股的话,要买什么
那边的银行老实说,我看不懂,也太多东西隐藏着,太乱水

还是看一下比较平淡,我又喜欢吃的KRAFT CHEESE
OREO也是它旗下的产品。还有那个三角形的Toblerone也是它的产品...
开始流口水添...   

在2009年两个季度已经派了两次$0.29,比起2008年同季高$0.02
在这种环境下,派息竟然还会增加,这还不错。

先看看技术面

股价方面,今年低潮的时候是围绕USD22左右,目前反弹到了USD26左右



最近的涨潮,它一路上升并且在昨天的收市突破了二月的Gap Down
5月跳高Gap Up的时候,应该是它宣布派息,在这种时期还有能力派息,Gap Up是应该的吧,嘿嘿...

基本面方面

翻开08年年报,看到第一个股东,OMG,Bershire Harthaway Inc是最大股东,持股8%(几不习惯一下,马来西亚都是十多三十多那种的)

接下来是market的分布
一半多一点是美国市场,美国衰退的话一定中影响,可是派息有增加wo。。。
大概四分一是emerging market,四分一是euro

EPS多年来围绕在1.8x - 1.9x之间,虽然净利是从30B每年增长大概2B到2007的37B

Dividen方面也是从03年开始每年增加$0.10左右到07的$1.0x
total asset 68B
total debt 21B

会继续做功课
http://www.kraftfoodscompany.com/Investor/

PS——我还没开海外户口
纯粹看看先

Monday 1 June 2009

交易心理障碍

最近比较倾向于持股,一来是觉得没必要为了可能会跌的几角价差去做买卖。
二,是因为卖了后,看着它升的时候,会有一种心理障碍。很难买得下手。
即使它不升,也还是抱有希望它再跌多点的心理障碍。

如果根据图表策略的话,可能就可以比较生硬的撑过这个难关了。

Thursday 21 May 2009

使用Google Spreadsheet自动更新Public Mutual价格

和上一篇一样,只需要在Google Spreadsheet打入
=importhtml("http://www.publicmutual.com.my/application/fund/detail.aspx",
"table",3)

就可以把Public Mutual整个List加入你的Google Spreadsheet中
很方便哦~!

从此以后就不必到Public Mutual的最新价格网站去了


使用Google Spreadsheet自动更新股价的方法

Google Spreadsheet中,原来可以自动从其他网站下载资料,自动更新
由于Yahoo Finance有提供马来西亚和香港股价的资料下载,所以在Google Spreadsheet中只需要打入:
=importdata("http://download.finance.yahoo.com/d/quotes.csv?s=1961.KL&f=sl1d1t1c1ohgv&e=.csv")
就可以得到马来西亚编号1961这家公司的最新股价了

要得到其他公司的资料,只需要把1961更换成其他编号就行了。
如果要得到香港公司的股价,那只需要把1961.kl换成例如0005.hk
就可以得到HSBC的资料了。

得到的资料,依次序是:
编号,最后交易价,日期,最后交易时间,变动,开市价,当天最高,当天最低,成交量

如果你正在用一个Excel来管理你自己的Portfolio,不妨考虑把它上载到Google Spreadsheet中
然后使用上述方法自动更新股价,那么从此以后,想知道自己身家市值的时候,就不必忙着找最新股价手动更新了。


Thursday 7 May 2009

国际原油价格突破了55USD这个阻力

crudeoil06052009

盘整了一段时期的国际原油价格终于突破了55USD这个阻力,估计短期内会站稳。

假以时日,很快就会试探60USD的水平?

Sunday 3 May 2009

国际石油价格站稳五十USD以上了?

基本上只要再突破55USD就是个很明显的趋势了。

虽然个人的预期是接下来的油价应该不会再因为USD的大跌而大起。可是由于各国大量印钱的关系,接下来通货膨胀还是会飙升。而黑金——石油应该会是个很好的保值工具?

散户的心理循环图

 

1200533073454_000

虽然个人也不认为这个反弹 会是下一只牛牛的开始,可是为了防止以上的情况发生,唯有以策略性的部署来应付。
主要是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主观来决定我们的买卖策略。

目前正把持股的%提高。

在dali的部落格中,有提到我很赞同的这段:
These are important in that earnings NEED NOT be rising for a market to turn. Earnings need only be NOT AS BAD as expected for market sentiment to tur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